骨髓移植簡介|巫康熙醫師|血液病暨兒童癌症專業團隊

骨髓移植(造血幹細胞移植)

骨髓移植也稱造血幹細胞移植,依造血幹細胞來源不同,可分傳統骨髓移植, 周邊造血幹細胞移植和臍帶血移植,各種幹細胞都有其優缺點,目前以周邊造 血幹細胞移植最為廣泛使用。如造血幹細胞來自病人本身的,稱自體移植; 來自 別人的稱異體移植,異體移植因有排斥的問題,所以通常難度較高。

對捐周邊造血幹細胞的人而言,在捐之前需打「白血球生長激素」(G-CSF),之 後就像捐血一樣,由機器收集幹細胞,有些捐者在或打「白血球生長激素」會 有些疼痛感,停藥對捐者沒有任何副作用。

骨髓移植就是將收好的造血幹細胞,病患先接受由血管輸入病患身上,過程和 輸血一樣,現依移植每個過程需注意的事項,說明如下:

(一).骨髓移植前的調理療法

病在移植前,先將接受數日的化學療法或者合併放射線治療,摧毀骨髓和癌細 胞後,而能空出骨髓空間給新的骨髓生長,這就叫作調理療法,也有人叫預備 療法。

在調理療法前,會先放置中央靜脈導管放在中央大靜脈中。經由這導管能夠注 射血製品和藥物給病人,以及平日可以經由此導管抽血檢查。

在調理療法進行時,病人會有虛弱、不安以及嘔吐的現象。此時大多數骨髓移 植中心會給予止吐藥,使治療的不適感降至最低。

在調理療法進行後,約一到二天,就可進行骨髓移植,骨髓液的注入途徑和任 何其它血製品大致相同,皆由靜脈內給予。這過程並不需要在手術房進行,也 不需利用外科的手術開刀。當這骨髓注入時,病人有時會有發熱,畏寒,蕁麻 疹和胸部悶痛感,但是治療後,症狀通常很快就會改善。

(二)植入之後

當這移植完成後,接著是漫長而辛苦的植入期。移植後的二到四星期,因為高 劑量的化學療法或者合併放射線的調理療法將會摧毀病人的骨髓以及身體的免 疫系統,所以此時病人很容易感染以及出血,多次的輸血以及給予抗生素將有 助於病人防止出血和扺抗感染病原。異體的骨髓移植病人,須接受防止及控制 移植體對抗宿主病(GVHD)的藥物治療。
為了避免病人暴露到病毒和細菌的危險,當進出於這病人的房間時,不論訪客 或者醫院人員須以肥皂洗手,穿保護的無菌長袍、手套以及面罩,並禁止食用 新鮮水果、蔬菜,以及觀賞的植物和花束,因為這會增加病人被傳染黴菌和細 菌的危險。當病人須離開房間時,也要戴著面罩、長袍和手套,不但多一層保 護來對抗傳染病原,也可提醒其他人員知道病人是易受感染,而需多加注意。
病患在這段期間每日要接受的血液檢查來判別骨髓是不是已植入成功和身體器 官功能的變化,當這移植的骨髓終於植入產生正常的血球,如沒有其他併發症 時,病患就可以出院,回家靜養了。

(三)追蹤期

移植後白血球恢復以後是另外一個危險期、會有排斥、肝阻塞性病、感染…等 問題,因此,病患需按時服用抗排斥藥物,並注意排斥的情形,和病毒的預防 。
病患離開醫院,一定要至醫院回診並檢測病人的恢復狀態和服用一些必要的藥 物,甚至輸血等。在此時期,病人免疫系統尚未完全恢復,很容易感染,所以 要儘量避免出入公共場所,如擁擠的電影院、雜貨店、百貨公司等等。

骨髓移植的併發症

骨髓移植每位病患會出現的併發病和嚴重度差異性很大,病患和家屬有任問題 ,一定要向醫護團隊仔細報告,才能早期加以處理和治療。現將骨髓移植可能 遇到的併發症簡單整理如下:

1. 血球低下: 白血球低下造成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所以會使用預防性抗生 素; 紅血球和血小板下降,常需要需血,直到植入的造血細胞恢復造血功能 。

2. 感染: 因抵抗力非常低下,除細菌和黴菌的感染外,體內的病毒也會趁機活 化(reactivation),如巨細胞病毒(CMV), EB病毒,BK病毒…等,我們會定期 偵測這些病毒,一旦發現,立即早期治療。

3. 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 當植入的捐者淋巴細胞,攻擊病患,就會造成 移植物抗宿主疾病,通常以皮疹,腹瀉,黃疸來表現,所以我們會先用抗排 斥藥物加以預防,如發生較嚴重的移植物抗宿主疾病,會以類固醇治療。

4. 肝阻塞性疾病: 因移植前的化療或放射治療,造成肝臟傷害,嚴重時需用特 效藥defibrotide來治療。

5. 出血性膀胱炎: 化療藥物或BK病毒活化所造成,嚴重的情況,用抗病毒藥物 和高壓氧,通常也能改善。

6. 植入失敗: 當移植的幹細胞無法在病患成功生長出來,就要考慮第二次骨 髓移植

7. 其它併發症:如高血壓,腎功能受損,腹瀉…等,通常都是藥物所引起,當 病情穩定,將藥物調整後,這些併發症通常也會改善。

病人需要做骨髓移植,表示這是最好的治療,儘管骨髓移植有可能是一個艱苦 的治療,但若可以得到健康生命的喜悅,那就值得付出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