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照護|巫康熙醫師|血液病暨兒童癌症專業團隊

兒童癌症的心理照護

日前體育新聞報導,美國職棒印地安人球員怎麼突然都變短髮了?原來是游擊手艾維拉斯(Mike Aviles)的4歲女兒亞德莉安娜(Adriana)於今年5月初被診斷罹患白血病,並開始抗癌療程,艾維列斯為了鼓勵女兒也剃光頭,他說:「我理光頭髮後,她笑得很開心,而且還說我看起來很好笑。」

而當他回到球隊之後,便有球員開始剃頭,後來幾乎整隊人都理了頭髮。艾維拉斯對此表示:「這對我來說意義重大,毫無疑問,所有人都有自己的家庭,這是很煎熬的時刻,但知道這支球隊、教練團、所有人都站在我家庭與女兒這邊對我幫助很大,也讓我感覺好很多。」

無獨有偶,在台灣的彰化達德商工一年級的蕭同學小隆,因化學治療掉光頭髮不敢上學,全班將近一半的同學展現同窗大愛,自動自發理光頭相挺,大家一起光頭上課。小隆收到同學們的關懷非常感動,更有動力對抗病魔。十多年來,小隆的媽媽獨力扶養四個孩子,卻在三年前被檢查出罹患乳癌,去年小隆竟也發現罹患淋巴癌,目前小隆正在接受化學治療,身體還很虛弱,但想起同學們的情意相挺,心中仍然感動萬分。

青少年十分在意朋友、同儕的接納或看法。當他們有困擾時,最願意找的人也是同儕。此階段的友誼強調互相信任、情感依賴,分享內心世界。朋友在一起不只是活動,而是分享個人想法。當朋友不能彼此分享時,會帶來壓力和沮喪。談得來的朋友們因共同的興趣或才能,組成了所謂的同儕團體,靠著彼此互相幫助、分享生活想法來維持彼此的情誼,具有強烈的內聚力。

孩子在化學治療期間,常因外貌的改變,不論是掉髮、變的肥胖、肢體缺損等情況,或是藥物造成的不適,都會讓孩子退縮,不想與人互動,加上無法到學校上課,便日漸與同學疏離,與同儕的情誼不再密切,造成孩子的情緒沒有出口,易導致情緒障礙,甚至不願意配合治療。

但從以上的兩個例子來看,有同儕"麻吉"的真情相挺,確實能夠鼓舞孩子,燃起鬥志,勇敢的挑戰病魔。所以該如何幫助孩子與同儕維繫良好的關係,順利度過治療期間呢 ?
(一)、主動找孩子的班級導師談一談,尋求老師的協助
與老師討論是否於課程設計中,借助電腦通訊的協助,是否也能讓孩子有機會參與課程活動。除此之外,在節慶時,讓班上同學對治療中的孩子表達關懷與祝福之意,同學們的隻字片語,都是病童勇氣的來源。
(二)、安排讓孩子與同儕相處的機會
當孩子病情較穩定時,可安排同學到家中探視孩子,透過簡單的慶生會或聚餐等家庭活動,拉進孩子們彼此之間的距離。若考慮到安全性,則可透過時下熱門的通訊裝置,依然可以即時聯繫,分享心情。
(三)、結交相近年齡的病友
除了年齡相近,一樣需要面對疾病,面對治療,情境相似,可說是同病相憐,住院時彼此陪伴,心情低落時有人懂你,在這種情況下建立的友誼,便有如革命情感般,堅定不移。

每個人都需要朋友,青少年階段朋友的角色勝過一切,我們不難理解臉書上被按"讚"的次數,代表著被朋友肯定的程度,所以如同自己希望得到"讚"的次數能更多,其實也鼓勵孩子在接受他人關懷的同時,是否也試著主動對同學或病友付出關懷,在溫暖的互動間,彼此更為成長。孩子在充滿愛與關懷的情境中接受治療,治療成功的機會定會大大提升。